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校园传出的声声惨绝人寰的枪响不知击碎了多少人的美国梦,这次被称为最血腥、死亡人数最多的枪击事件造成了近30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5到10岁的儿童。凶手亚当·兰扎是在杀害自己母亲后来到学校作案的。
全世界的媒体都在分析和报道凶手行凶的动机,有人把这视为美国年轻一代人漠视他人存在、追求自我意识的一种极端表现,也有人说这是美国社会司空见惯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又一个缩影。人们在分析凶手的人格特点时,不约而同地反复提到“人格障碍”、“心理疾病","认知障碍”、“社交困难”和“孤僻症”等词语。当美国民众呼吁美国政府实行更严厉的枪支管制政策,并围绕着公民能否持有枪支、政府是否有权禁枪等问题争论不休时,我却更多地联想起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对于"母婴关系"的研究,感觉它似乎可以为这起校园枪击案提供一种不同的分析路径。
母婴关系是精神分析学与女性主义的一个交叉课题。母婴关系不仅是人性的最原初形式,也是任何社会、宗教和文化形成的关键,同时它对于个体人格、身份和道德意识的形成,以及精神健康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以为探讨“母婴关系”问题至少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有助于说明个体身份的形成。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家苏珊·赫克曼强调,人们通常有私人身份和公共身份,前者是在儿童期形成的,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后者反映出一个人的群体身份。而母婴关系对于人们私人身份的形成至关重要,儿童的私人身份实际是他们早期与母亲关系体验的反映,也正是在这一关系中,儿童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持续性的自我。其二,有助于解释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性别之间的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与母亲最初建立的关系将为日后的所有关系提供模式。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也强调,儿童在婴儿期获得的情感体验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即便在长大成人后,人们在生活中仍在继续表达着与其母亲的内在关系。母亲可以从两条不同的途径为孩子建立起自我:为他的心理整合提供所需要的体验,使得一种根本无法统一的自我成为可能;为他们提供可供内射的完整对象关系,并成为其人格核心的榜样人物。此外,母婴关系也对成年人的性别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儿童成年后对于女性的负面态度,即在人们心目中,女性在被尊崇与被贬抑、被崇拜和被憎恨之间轮替和徘徊的地位也来自母婴关系。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多萝西·狄纳斯坦看到,人们在婴儿期的中心人物无一例外都是女性——母亲,在婴儿有能力分辨出自己的五官,区分出内外以及自我与他人之前,母亲既是被爱者,也是被恨者,因为她既满足婴儿的需求,又拒绝他的需求,即宠爱他又忽略他。这种与母亲/女性的早期紧张关系对婴儿的未来影响深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心灵中的某个隐蔽的角落里,往往还保持着童年不合逻辑的印象,把女性视为“它”而不是“她”,而“它”就像自然和肉欲一样危险和难以驾驭。由于母亲在我们年幼时具有强大的支配力,所以无论男女都对女性具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怨恨,而文化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恐惧和憎恨。其三,有助于说明女性的欲望与女性主体地位的建构。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女性欲望一直是一个谜团。弗洛伊德曾发出一种慨叹:"纵然我研究女性的灵魂达三十年之久,我仍然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女性究竟想要什么?"于是,他采取两种简单和错误的方式——把女性“自然化”和“神秘化"来应对女性问题。而女性的“自然化”使其在论述女性心理学时,始终坚持一种"解剖即命运"的生物决定论倾向;女性的“神秘化”则使弗洛伊德无法把自己从研究男性那里得出的数据准确地应用到女性身上,因而在无奈之中,便把女性的心理比喻成“黑暗的大陆”。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则试图解构弗洛伊德等人理论中关于父亲的神话,认为人的主体地位是从婴儿时期模仿双亲开始建构的。由于在西方文化中,母亲或是以圣母的方式,或是以被动的、男性欲望客体的方式被界定的,所以女孩也会模仿母亲复制父权制的话语和文化结构,因而必须从母婴关系入手破除父权制的话语结构,解释女性的欲望,建立女性的主体地位。其四,有助于促进女性主义道德认识论的发展。在对两性道德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卡罗尔·吉利根也试图通过强调“关系”来发展女性主义道德认识论,呼吁对于男女儿童进行“关怀”教育,认为“学会关怀”才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其五,有助于说明社会、宗教和文化的起源。克里斯蒂娃认为,在母婴关系中形成的“爱”的体验是母婴融合的共同体验,所谓“爱”指的是意义的生成性,婴儿在对母亲的依恋中奠定了个体与社会道德关系的基础,尽管婴儿对于母婴关系的印象是极其模糊和混乱的,但却是个体和人类道德的原型,而母亲对于婴儿的爱则体现出爱的无条件给予,这成为人类一切爱的根基。
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家试图以母亲和关于母亲的体验来推动精神分析学的发展。这正如波伏瓦所言,“母性其实是一种社会结构化的体验",女性和母亲在社会中所遭遇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待遇,以及自身的精神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对于子女情感、道德和人格的塑造。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家中有一个不谋而合的现象,即许多人都是基于自己做母亲的体验,或者幼年时与母亲关系的体验来研究“母婴关系”问题的。例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克莱因本人在做母亲过程中是压抑的,但她却用自己的这种体验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和母婴关系,从人的妒嫉、进攻性和挫折等情感体验,从对于暴力和恐怖的幻想,以及内疚和焦虑,害怕伤害自己所爱的对象等情绪反应说明人的道德感的来源及其心理基础,进而丰富和发展了对象关系理论。而弗洛伊德的关门弟子海伦·多伊奇也根据自己在童年时代被母亲打骂的体验,坚信男女自恋的人格障碍是在认同母亲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而导致的。她发明了一个术语——as if人格,强调这种人格主要体现在认同短暂的人们身上,这些人大部分是精神病患者,其人格特点是不能够感觉到真实的感情,没有温暖的感觉,不能够建立持续的自我或超我认同。 然而,尽管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已经做出许多努力来研究“母婴关系”问题,但这一问题依旧是一个难解之谜,因为它包括着个体生命觉醒和人类文化起源的价值内涵,也承载着人类沉重的历史,预示着人类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不容否认的是,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和精神分析学以及所有文化理论一样,都是通过一些理论预设和概念化以及人类关系体验来探求事实和真理的,由于人性的复杂性、每一案件发生的隐蔽性和信息的不完整性,我们无法用任何理论和解释还原事物的真相,但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对于女性、母亲以及母婴关系的关注,对于通过精神健康女性和母亲所建立的母婴关系来塑造个体健康的道德和人格的重视肯定对于消除暴力、避免悲剧的重演具有更为深远的积极意义。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母婴关系:人性最原初的形式】:http://www.yulujidi.com/juzidaquan/weimeijuzi/2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