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网名 > 古风网名

叩问人生-放弃自私与自我1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叩问人生-放弃自私与自我1

人的所有烦恼都是源于自私,主动放弃自私是解除烦恼、获得幸福的最终办法。社会中的所有矛盾也是源于人的自私,率先放弃自私是人类社会得以长存的根本。在“失去”中也体验到了快乐的人,才是完整地体验了快乐的人。

过去曾经描述过一种未来的“美好社会”: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于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于是大家很开心,活得很踏实,生活有了目标,工作有了动力,认为只要能熬到那一天,世界就只剩下美好。

叩问人生-放弃自私与自我1

但就在人们不断地猜想和期盼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不仅不想劳动和工作,而且还什么都想要,不只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还想别人整天伺候自己,听自己的话。即便是物质极大的丰富,除非只是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其他人的想法正好相反,否则这种“美好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大家又陷入了迷茫和颓废,社会又开始了混乱。这种“美好社会”到底可能实现吗?人性的善恶在人性问题上,一般都试图把人性的根本确立为善或者恶。《三字经》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之所以恶,是后来没有教育好的缘故。但在《圣经》看来,人性最初又是恶的,夏娃和亚当偷吃了伊甸园“分辨善恶树”的果子后才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然后有了自私,接下来就有了邪恶,于是被贬为凡人,用一生来赎罪,所以人性又是从罪恶开始的。善恶问题的核心是人的无私(利他)还是自私(利己)问题。善指对别人好,利他甚至无私,而恶则是指对别人坏,源于自私自利的目的,在恶念很强、力量很大时称为邪恶。

然而善与恶是相对的,没有恶也就没有善,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既没有纯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同样的人同样的表现,既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一面,标准和角度不同,是善是恶的结论也不同。善不能简单地等于好,恶也不是简单地等于坏。考察人性,首先需要从人之所以是人所必需的开始,自然和正常的人性比什么都重要,然后才是善体现在哪里?恶表现在何处?如何弃恶扬善?让善逐渐多起来,范围更广泛一些。

这是一篇关于"美国小学老师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报道:

老师: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yulujidi.com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其实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承认和尊重人的自私性,并在此基础上来扩大人的美德善行。

即便是罪大恶极的亡命之徒,良知也不会完全泯灭。下面也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劫匪,坐过牢之后又杀了人,穷途末路之际又去抢银行,抢劫中两个女子拼命反抗,又杀了一个,劫持了另一个。后来被警察包围,他疯狂的喊着:“我身上好几条人命了,怎么着也是个死,无所谓了。”女孩知道自己碰到了亡命之徒,流了眼泪。女孩说,“我父母双亡,是我哥把我养大,供我上学,为了我的工作送礼还卖了血……”女孩只求给哥打个电话。女孩在电话中说:“哥,我在单位加班,不回去了,哥要照顾好自己……”这些话居然把劫匪感动得也流了眼泪,于是把女孩放了,因为他也有一个同样的妹妹。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仁心善念,通常被称为人性,这是感受到他人快乐或痛苦的能力,追求精神永恒的本能,无条件地在行动上采取利他行为而获得自我心理上的满足。问题只是人在多大程度上、在什么时候会受这种善念的支配。当一个人的善念充满心灵的时候,那么他在大部分时候都会是一个好人(利他)。当社会善良的人居多的时候,人也容易选择做个好人。问题是应该怎么样去启迪人的善念,怎么样才能让善行越来越多?良知是自己内在的道德法庭,自动地约束着人的行为。对社会而言,公德约束着社会结构。如果人们心中的良知公德越来越少,社会将雪崩式地坍塌,化作腐朽,再堕轮回。人人心中都有魔鬼而首先需要用制度约束起来,直到自己的良知足以战胜它们为止。

平衡私利与公利

漆黑的夜晚,一个瞎眼的禅师打着灯笼走在路上。有人便上前问道:“你是盲人,为什么还要打着灯笼呢?"禅师说:“我是盲人,但别人不是啊!"这人感叹:“原来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别人啊!”禅师答:“不,还是为我自己!我把自己照亮了,别人就不会碰到我了,还会愿意和我走在一起,这样,我不也能看到路了吗?”任何一个能够稳定存在的个体都不可能违背自身的基本逻辑,这个逻辑就是维护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已经存在”是这个人一切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所有正常人类所有行为的最终目的必须包括“趋利避害、自私利己"的基本原则在内,但对“利"可以有不同的需求,对“己”可以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手段和目的不排斥也是利他的。

人所有行为的最终目的都必须包含利己的成分,区别只是在物质上利己还是在精神上利己,是通过损人而利己,还是通过利他来利己。

人的一生,是一个从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过渡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边界的过程。人的所有感觉、欲望、思维、行为和最终目的都对应于这个过程,欲求突破自我可感知和可作用(控制)的范围。突破边界,无非不过是“非我”成为“我”,或“我”成为“非我”。前者欲求同化周围事物,扩大自己的“可作用范围”,并保持同化环境的个体优势,具有进攻性和侵略性,对应于人的扩张、攻击现象,在心理上就是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希望知道一切(知情权),并能为所欲为①,成为世界的主宰。这是人在成长期的主导心理、动机、思想和行为,在男性中表现为更加强烈的征服欲。这是赤裸裸的、完全彻底的自私和利己。“我”成为“非我”则是被环境同化,也是为了使自我和环境保持一致,对应于人的妥协、退让、放弃现象,表面上利他,最终还是为了自己。虽然也是主动的选择,但是是被迫的。

于是就有人总结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我死了,哪怕是洪水滔天也没有关系。”还以为掌握了人类活动的最高“天条”,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天不怕地不怕的,做什么都无所敬畏,伤天害理还认为是理所当然。

大部分的利他行为都有回报要求,类似于一种投资行为。放弃个人的短期利益来获得长期的利益,放弃局部利益来获得整体利益,舍弃对自己不重要的、低层次的利益来获得对自己重要的、高层次的利益。通常所说的无条件的利他行为,其实是不同层次的互利行为,例如在物质上利他,在精神上利己,通俗地说,就是“我在帮助你的时候也得到了快乐"。有的人,物质财富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但在精神上却有很高的追求。如果一个富人舍财帮助了一个穷人,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仍是使自己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只是同时也帮助了别人。好人、善人,都绝非是诚心给自己找痛苦、难过、麻烦和不自在的人。所谓有道德的人,是能自我约束,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伤害他人基础上的人,有爱心的人,是能感受到别人快乐和痛苦的人,而修为好、境界高的人,是精神上的快乐已经不那么依赖物质给人的原始舒适感觉的人。即便是有条件的利他,也并不妨碍人类社会的美好。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叩问人生-放弃自私与自我1:http://www.yulujidi.com/mingziwangming/gufengwangming/51193.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