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梁启超语录】四曰读书。今之服方领习矩步者,畴不曰读书,然而通古今,达中外能为世益者,盖鲜矣。于是儒者遂以无用闻于天下。今时局变异,外侮交迫,非读万卷之书,则不能通一国之书。然西人声、光、化、电、格、算之述作,农、矿、工、商、史、律之记载。岁出以千万种计,日新月异,应接不暇。惟其然也,则吾愈不能不于数十寒暑之中,划出期限,必能以数年之力,使学者于中国经史大义,悉已通彻。根柢既植,然后以其余日肆力于西籍,夫如是而乃可谓之学。今夫中国之书,他勿具论,即如注疏、两经解、全史、九通及国朝掌故、官书数种,正经正史,当王之制, 承学之士,所宜人人共读者也。然而中寿之齿,犹惧不克卒业,风雨如晦,人寿几何,若从而拨弃之,则所以求先圣之道,观后王之迹者,皆将无所依藉。若率天下人而从事于此,靡论难其人也。即有一二劬学之士,断断然讲之,而此诸书者,又不过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其中精要之处,不过十之一二,其支离芜衍,或时过境迁,不切于今日之用着,殆十八九焉。而其所谓精要之一二者,又必学者于上下千古,纵横中外之学,深造有得,旁通发挥,然后开卷之顷,钩元提要,始有所获。苟学识不及,虽三复若无睹也,自余群书,数倍此数,而其不能不读,与其难读之情形,亦称是焉。是以近世学者,虽或浏览极博,研究极勤,亦不过扬子云所谓绣其帨攀,刘彦和所谓拾其芳草,于大道无所闻,于当世无所救也。夫书之繁博而难读也,既如彼,其读之而无用也又如此,苟无人董治而修明之,吾恐十年之后,诵经读史之人,殆将绝也。今与诸君子共发大愿,将取中国应八论修身与养心读之书,第其诵课之先后,或读全书,或书择其篇焉,或读全 97篇,或篇择其句焉。专求其有关于圣教,有切于时局者,而杂引外事,旁搜新义而发明之。量中材所能肄习者,定为课分,每日一课,经学、子学、史学,与译出西书,四者间日为课焉。度数年之力,中国要籍一切大义,皆可了达,而旁证远引于西方诸学,亦可以知崖略矣。夫如是则读书者,无望洋之叹,无歧路之迷,而中学或可以不绝。今与二三子从事焉,若可行也,则将演为学校报以质诸天下。读书之功课,凡学者每人设札记一册,分专精、涉猎两门,每日必就所读之书,登新义数则,其有疑义,则书而纳之待问匳以待条答焉。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
【梁启超语录】六曰学文。《传》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学者以觉天下为任,则文未能舍弃也。传世之文,或务渊懿古茂,或务沉博绝 丽,或务瑰奇奥诡,无之不可,觉世之文,则辞达而已矣。当以条理细备,词笔锐达为上,不必求工也。温公曰:“一自命为文人,无足观矣。”苟学无心得而欲以文传,亦足羞也。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
【梁启超语录】七曰乐群。荀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易》曰:“君子以朋友讲习。”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直谅多闻,善相劝,过相规,友朋之益,视师长有加焉。他日合天下而讲之,是谓大群。今日合一堂而讲之,是谓小群。杜工部曰:“小心事友生。”但相爱,毋相妒;但相敬,毋相慢。集众思,广众益。学有缉熙于光明。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
【梁启超语录】【八论修身与养心】 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同 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同一风雨也,三两知已,围炉茅屋,谈今道故,饮酒击剑,则有余兴;独客远行,马头郎当,峭寒侵肌,流潦妨毂,则有余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与“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同一黄昏也,而一为欢憨,一为愁惨,其境绝异。“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一桃花也,而一为清净,一为爱恋,其境绝异。"舶舵千里,旌旗蔽空,骊酒临江,横槊赋诗”与“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同一江也,同一舟也,同一酒也,而一为雄壮,一为冷落,其境绝异。然则天下岂有物境哉?但有心境而已。 【《惟心》】 【梁启超语录】然则欲讲养心之学者,可以知所从事矣。三家村学究,得一第,则惊喜失度,自世冑子弟视之何有焉?乞儿获百金于路,则挟技以骄人,自富豪家视之何有焉?飞弹掠面而过,常人变色,自百战老将视之何有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自有道之士视之何有焉?天下之境,无一非可乐、可忧、可惊、可喜者,实无一可乐、可忧、可惊、可喜者。乐之、忧之、惊之、喜之,全在人心,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境则一也。而我忽然而乐,忽然而忧,无端而惊,无端而喜,果胡为者?如蝇见纸窗而竞钻,如猫捕树影而跳掷,如犬闻风声而狂吠,扰扰焉送一生于惊喜忧乐之中,果胡为者?若是者谓之知有物而不知有我;知有物而不知有我,谓之我为物役,亦名曰心中之奴隶。 是以豪杰之士,无大惊,无大喜,无大苦,无大乐,无大忧,无大惧。其所以能如此者,岂有他术哉?亦明三界唯心之真理八论修身与养心而已,除心中之奴隶而已。苟知此义,则人人皆可以为豪杰。 《惟心》同一书也,考据家读之,所触者无一非考据之材料;词章家读之,所触者无一非词章之材料;好作灯谜酒令之人读之,所触者无一非灯谜酒令之材料;经世家读之,所触者无一非经世之材料。同一社会(即人群)也,商贾家入之,所遇者无一非锱铢什一之人;江湖名士入之,所遇者无一非咬文嚼字之人;求宦达者入之,所遇者无一非谄上凌下、衣冠优孟之人;怀不平者入之,所遇者无一非陇畔辍耕、东门依啸之人。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喟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非所闻也。 【《慧观》】 【梁启超语录】历史者,普通学中最要者也,无论欲治何学,苟不通历史,则触处窒碍,化怅然不解其云何,故有志学问者,当发箧之始,必须择一佳本历史而熟读之。务通彻数千年来列国重要之事实,文明之进步,知其原因及其结果,然后讨论诸学,乃有所凭藉,不然者,是犹无基址而欲起楼台,虽劳而无功矣。 欲治政治、经济、法律诸学者,则历史为尤要。必当取详博之本读之。 【《东籍月旦》】 【梁启超语录】人莫不欲其最上之物,若以美人为最上之物,则美人以外,一切屏弃以求之,不惜焉;若以金钱为最上之物,则金钱以外,一切屏弃以求之,不惜焉;以至他物他事莫不例是。是故吾人不必求无欲,无欲者决非吾人之所能及也。无宁先自审择决定,以何物为最上,而集注一切之欲念以向之。究之无欲云者,八论修身与养心无世俗之欲云尔。彼之所欲者,视世俗之欲,有加高焉,有加大 103焉。以此之故,故无暇日以顾俗欲。然则无欲云者,虽谓之以大欲克小欲,以高欲克卑欲,以清欲克浊欲焉,可也。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荀子曰:“凡人所欲多,其可用必多。”斯二者各明一义,有并行而不相悖者焉。物质上之欲,惟患其多;精神上之欲,惟患其少。而欲求减物质上之欲,则非增精神上之欲,不能为功。其消息之间,殆有一定之比例。释迦所以舍净饭太子之贵而苦行六年,摩西所以弃埃及职官之安而漂流万里,路得所以辞教皇不次之赏而对簿大廷,哥仑布所以抛里井优游之乐而投身遥海,曰惟有欲之故。燕雀焉知鸿鹄之志?陈涉莽夫,犹能为此言,而况于亘古万国之圣贤豪杰乎! 【《无欲与多欲》】 【梁启超语录】悔之发生力有二途:一曰自内,二曰自外。自内发者非有大智慧不能,否则如西语所谓"烟士披里纯",有神力以为之助也。自外生者,或读书而感动焉,或听哲人之说法而感动焉,或闻朋友之规谏而感动焉。要之当其悔也,恒皇然凛然有今是昨非之想,往往中夜瞿省,汗流浃背,自觉其前者所为,不可以立于天地。所谓一念之间,间不容发。非独大贤豪杰有之,即寻常人亦莫不有焉,特视其既悔后之结果何如耳。 【《说悔》】 【梁启超语录】凡言悔者,必曰悔悟,又曰悔改。盖不悟则其悔不生,不改则其悔不成。《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孔子《系之辞》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是故非生其悔之难,而成其悔之难。曾文正曰:“从前种种,譬犹昨日死;从后种种,譬犹今日生。”故真能得力于悔字八论修身与养心诀者,常如以一新造之人立于世界,《大学》所谓“日日新”者 105耶。一人如是,则一身进步;国民如是,则一国进步。 【《说晦》】 【梁启超语录】画师之作画也,往往舐笔伸纸,注全身之力于只手,其心惟在画上,不及其外;然时或退两三步若五六步,凝视之,更执笔向纸如初,如是者数次,而画乃完成。诗家亦然,常有苦思力索,捻断髭茎,终不得就;时而掷笔游想,不见有诗,惟见有我,妙手偶得,佳句斯构。故成连学琴,导之海上;飞卫教射,视虱如轮。天下事固有求之于界线之内而不得,求之于界线之外然后得之者。郑裨堪善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无论何人何事,常有此一段境界,善用之者,斯为伟人。 【《世界外之世界》】 【梁启超语录】清明在躬,则志气如神。天下固未有昏浊营乱之脑质,而可以决大计立大业者。而凡大人物大豪杰,其所负荷之愈多愈重,则其与社会交接也愈杂愈繁,非常有一世界外之世界,以养其神明,久而久之,将为寻常人所染,而渐与之同化;即不尔,而脑髓亦炙涸,而智慧亦不得不倒退。故欲学为大人物者,在一生中,不可无数年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年中,不可无数月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日中,不可无数刻住世界外之世界。呜呼!风雨如晦,鸡呜不已。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世界外之世界》】 【梁启超语录】陆子曰:“我虽不识一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启超始学于南海,即受此义,且诫之曰:“识字良易,做人倍难哉。”又曰:“若不行仁,则不得为人,且不得为知爱同类之鸟兽。”小人持此义以学做人七年,而未敢自信也。子绝四,终以无我,佛八论修身与养心说无我相,闻之古之定大难、救大苦、建大业、造大福、度大众107者,于其一身之生死利害、毁誉苦乐,茫然若未始有觉,而惟皇皇日忧人,于人之生死利害苦乐忧之如常。夫自忧其身也,是之谓仁,是之谓人。忧其亲者,谓之孝子。忧其君者,谓之忠臣。忧其国者,谓之义士。忧天下者,谓之天民,墨子谓之任士,佛谓之菩萨行。无所为而为之者,谓之安仁。有所为而为之者,谓之利仁。学而能者谓之强仁。天下古今所谓孝子忠臣义士者亦数数见,大率则利仁强仁十八九焉。夫既亦仁矣,利焉强焉何害?独惜论世之士,往往于利焉强焉者则津津道之。于安焉者,则莫或知之。即闻其名与其行事,亦若以为无足轻重,置之而已。 【《三先生传》】 【梁启超语录】【九论办报】 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学术不通则陋。道路不通,故秦越之视肥瘠,漠不相关。言语不通,故闽粤之与中原,邈若异域。惟国亦然,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 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之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梁启超语录】【九论办报】 今设报于中国,而欲复西人之大观,其势则不能也。西国议院议定一事,布之于众,令报馆人人院珥笔而录之,中国则讳莫如深,枢府举动,真相不知,无论外人也。西国人数、物产、民业、商册,日有记注,展卷粲然,录副印报,与众共悉。中国则夫家六畜,未有专司,州县亲民,于其所辖民物产业,未由周知,无论朝廷也。西人格致制造,专门之业,官立学校,士立学校,讲求观摩,新法日出,故亟登报章,先睹为快。中国则稍讲此学之人,已如凤毛麟角,安有专精其业,神明其法,而出新制也。坐此数故,则西报之长,皆非吾之所能有也。然则报之例当如何?曰:广译五洲近事,则阅者知全地大局与其强盛弱亡之故,而不至夜郎自大,坐眢井以议天地矣。详录各省新政,则阅者知新法之实有利益,及任事人之艰难经划,与其宗旨所在,而阻挠者或希矣。博搜交涉要案,则阅者知国体不立,受人嫚辱,律法不讲,为人愚弄,可以奋厉新学,思洗前耻矣。旁载政治学艺要书,则阅者知一切实学源流门径,与其日新月异之迹,而不至抱八股、八韵、考据、词章之学,枵然而自大矣。准此行之,待以岁月,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十年以后,而报馆之规模,亦可以渐备矣。 嗟夫!中国邸报兴于西报未行以前,然历数百年未一推广,商岸数辟,踵事滋多,劝百讽一,裨补盖寡,横流益急,晦盲依然,喉舌不通,病及心腹,虽蚊虻之力,无取负山。而精禽之心,未忘填海,上循不非大夫之义,下附庶人市谏之条,私怀救火弗趋之愚,迫为大声疾呼之举,见知见罪,悉凭当途,若听者不亮,目为诽言,摧萌拉蘖,其何有焉。或亦同舟共艰,念阙孤愤,提倡保护,以成区区,则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己耳。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梁启超语录精选摘抄大全:http://www.yulujidi.com/mingrenmingyan/mingyanmingju/3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