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名言 > 读书名言

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亨利·博斯科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亨利·博斯科

亨利·博斯科(HenriBosco,1888—1976)出生于法国南部阿维尼翁城一个普罗旺斯人家庭。父亲是一名石匠兼制作弦乐器的工人。博斯科曾先后在阿维尼翁、格勒诺布尔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读书;取得法国大、中学校教师学衔后,曾长期在法国南部和北非任教。

博斯科的处女作《皮埃尔·朗普杜兹》发表于1924年。1937年发表的《驴子居洛特》开始引起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以小说为主,其中《马斯·泰奥蒂姆》(1945)获得泰奥弗拉斯特·勒诺多文学奖。其他如《风信子花园》(1941)、《安托南》(1952)、《古董商》(1954)等小说,都是现实主义与幻想世界的结合体。博斯科的小说主要以写实与虚幻交替的手法,描写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自然风光、乡村景色,以及具有古老传统信仰的农民的生活情趣,其中往往荡漾着低沉而神秘的诗情,描绘出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农民社会。他的部分作品则描绘了北非的风土人情。

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亨利·博斯科

博斯科也是一位在艺术气质上与儿童及儿童文学十分有缘的作家。他为少年儿童读者写过不少优美、独特的作品,主要有《狐狸在岛上》(1954)、《孩子与河流》(1956)等。他还出版过不少诗集和回忆录,其中回忆录《圣三会修士花园》(1966)回顾、再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50年代以后,博斯科的作品多次获得许多重要的文学奖项,如国家文学奖(1953)、青年文学奖(1959)、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68)等。

博斯科儿童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是中篇小说《孩子与河流》(一译《大河的魅力》)。作品以小主人公帕斯卡雷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我很小的时候,住在乡间。我们的房屋是田野里孤零零的一座小农舍。在那里我们过着宁静的生活。父亲的姑姑马蒂娜和我们住在一起。”平实质朴的叙述引出了一个优美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憧憬神往的故事。

乡居生活是宁静的,小主人公却无法抵制“大家常常谈起”的远处那条河流对他的强烈诱惑。“一到春天,风和日丽,天高气爽,人们需要空气和活动。我像所有的人一样,也感到有这种需要。而且一种偷跑出去的愿望竟如此强烈,以致我为此而感到胆战心惊”“我常常差点就决定按照这种欲望去做,找一个晴朗的早晨,出发去漫游历险。可是没有机会”。在这里,作者十分真切、细腻地描绘了潜伏在帕斯卡雷心底的那种骚动、那份渴望。

机会终于来了。“那是四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就在那棵树下,一种诱惑力忽然吸引了我,打动了我的心。这是春天的诱惑。那碧净的天空、娇嫩的树叶、盛开的花朵对敏感的人,这是一种最迷人的诱惑。于是,我顺从了它。”而大河也终于以其壮阔、奔腾的气势出现在“我”的眼前:

河面宽阔,向西流去。积雪融化,河水暴涨,奔腾的水流夹带着一些树木向下游呼啸而去。河水混浊,呈灰色,不时无端地卷起巨大的旋涡,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漂流物吞没。当汹涌的旋涡遇到一个障碍物时,就怒吼起来。五百米宽的河面上,巨大的水流一股劲冲向岸边。河中央,一股更为凶猛的水流在滚动,黑黑的浪尖劈开了混浊的河水。我觉得太可怕了,吓得直打战。

一条缆绳脱落的小船把他带离岸边,送到了远处的一个小岛上。帕斯卡雷发现岛上有一群可怕的波西米亚人正在毒打一个男孩,就躲藏在树丛里。等那伙人睡觉后,他救下了这个名叫格特佐的孩子。他俩偷偷地驾驶着波希米亚人的小船逃离海岛,开始水面漂流的生活。他们时而停泊在河湾,与飞禽走兽为伴;时而驾船顺流而下,寻访小岛、湖泊;时而弃舟登岸,参观沿途的村庄、集市,看木偶戏班的演出,生活丰富多彩,逍遥自在。他俩还用打火石取火,挖泉眼找水,钓鱼、捉鸟、捕兽,随心所欲,充满野趣。忽然有一天,格特佐不辞而别。帕斯卡雷感到了孤寂,家人这时也在四处寻找他,渔夫巴加博把他接回了家中。回到了往昔生活中的帕斯卡雷变得无精打采,他常常思念格特佐。一天深夜,格特佐忽然敲响了帕斯卡雷的窗户。他叙述了自己的经历,他唯一的亲人萨维尼爷爷已去世。帕斯卡雷的父亲很感动,从此“格特佐成了我的哥哥”,他们生活在了一起。

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卢梭顺应儿童天性,让儿童回归自然的教育思想的潜在影响,“自然”一直是法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母题。到了20世纪,受新的时代氛围和观念的影响,“自然”母题在法国儿童文学创作中受到了更多的青睐和重视。尤其是在厌倦了都市生活的嘈杂、壅塞和丑恶之后,许多儿童文学作家更愿意把自己笔下的主人公们遣放到大自然纯净、壮阔的怀抱之中去。博斯科的《孩子与河流》与哈勒维的《孩子和星星》、勒克莱齐奥的《蒙多及其他故事》、图尼埃的《星期五或原始生活》等作品一样,也可以说是一部十分典型的描写“自然”母题同时又具有浓郁的当代意味的作品。作为一部充满了抒情气息、具有散文化特点的小说,《孩子与河流》把奔流不息的大河、旖旎的河上风光、神秘的孤岛炊烟等历历如画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小主人公的离家出走并未带出或构成多么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仿佛提供了一种叙事契机、一个导游线索,引领读者去尽情领略大河的魅力以及大河两岸迷人的风光民俗。在作者的笔下,大河时而是温和的、平静的,时而是狂暴的、咆哮的,它美丽的景色中也常常潜藏着猛兽、毒蛇,因而大河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优美如画,吸引孩子们沉醉其中,也在于它的凶险和变幻莫测,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和冒险。“在这里,作者对大河的描写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大河可以说是生活的象征,生活中充满挫折、不幸和灾难,但也有幸福和欢乐。谁想回避前者,也就不会拥有后者。”427

博斯科笔下的帕斯卡雷、格特佐等少儿形象与19世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费恩,20世纪法国作家哈勒维笔下的“孩子”(《孩子和星星》)等形象一样,自信、自立,总是乐于听从自己心灵和良知的召唤来行动,他们具有一种向往自然,向往快乐、冒险和自由的天性。有所不同的是,马克·吐温笔下的少儿形象更多机智活泼、顽皮善良的个性,而20世纪法国作家笔下的少儿形象则具有更丰富敏感的心理体验和抒情气质。因此,马克·吐温笔下的少儿形象的生存状态主要是行动的,描述手法和气质、风格是幽默的;博斯科笔下的少儿形象的生存状态则同时表现出了一种内省的方式,描述手法和气质、风格是抒情的。

博斯科的另一部小说《巴尔蒲希》(1957),描述了一个名叫巴斯卡莱的少年同玛蒂娜大娘一起,去玛蒂娜大娘儿时生活的村子里去旅行的故事。在巴斯卡莱的眼中,玛蒂娜大娘童年时代生活过的村子是满目疮痍、杂草丛生的一片废墟。而在大娘的眼中,这一切却成了与童年时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丽的院子和家庭。作者把回忆与现实描绘糅合在一起,构筑了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小说世界,并以此传递出缕缕人生的哲理和感悟。

因此,博斯科小说所具有的抒情、内省特质,所采用的诗化、象征的手法,所表达的人生况味和哲理,使这些作品拥有了较高的艺术品位,也使这些作品更适宜于具有较成熟的阅读能力的少年读者的欣赏和接受。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亨利·博斯科:http://www.yulujidi.com/mingrenmingyan/dushumingyan/21849.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