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巴黎的女人、市景、时装和艺术无疑令人痴迷,而法国的女性主义哲学也如同巴黎的这些瑰宝一样绚烂,为往日由枯燥的概念和体系编织的哲学世界增添一道亮色。
早就注意到法国的几位女哲学家——西蒙·德·波伏瓦、埃莱娜·西苏、露丝·伊丽格瑞、朱丽叶·克里斯蒂娃,也不止一次地阅读她们的著作,揣摩她们的良苦用心。曾为她们似跳跃般火花的思想和绝句而兴奋不已,恍惚中步入了她们的生活,发现她们是用自己全部的灵性、情感和人生拥抱哲学的,她们的哲学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体验,细细地品味下来,这些也竟是每个女性以及女性整体的生活和体验,只不过大多数女人疲于现实生活层面的操劳,无法把自己置于万籁俱寂的时空中静下心来聆听自我罢了。
《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收入了伊丽格瑞的一篇《非“一”之性》,联系到她的《性别差异》和《他者妇女的反射镜》等文,看得出她如何把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运用于对女性的研究,创造性地诠释女性的生活和命运,既模糊又隐遁,但却展尽风姿。阅读她的著述,感受最深的东西是她对女性欲望的描述,似在不经意之间道出许多真理。倘使我们能摆脱所有的俗思俗物,让精神的世界升腾,便会发现女人的欲望是如此地相似——“心远浮云知不还,心云并在有无间”。伊丽格瑞对女性的解说不由地让我联想到唐代女诗人李治的这句诗。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女性的欲望始终是被扭曲的,因为它一直是以男性的参数来评说的,“缺少”、“萎缩”和“羡阳”便是女性的命运,女性欲望仅仅是有朝一日获得男性性器官的等同物。女性把自己的身体出卖给不属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处于众所周知的依附状态。她绝不会说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或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纵使古老的文明不会只有一种语言,女性的欲望也不会只像男性欲望那样只有一种表达,但她的欲望却被古希腊以来支配西方的逻辑掩盖了。女人向来是男人的使用价值,是男人之间的交换价值,所以是货物,是由工人、商人和消费者等“主体”根据自己的工作和需要、欲望来定价的东西的看护者。 然而,这种状态并非是常态,也不应当是常态。当女性开始纠正欲望的扭曲,恣意地展开自己欲望的翅膀时,那种腾飞的欲望是人们闻所未闻的。伊丽格瑞揭示了女性欲望的几个特征:首先,女性的欲望是多元的。例如,女人并非只有一种性,她确实有许多种性,她的性征其实是多元的。女性的全身都是性器官,她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地体验快感,这种快感比人们想象得更丰富、更复杂、更微妙。其次,女性的欲望是不可言说的。对于理性和逻辑而言,女性在表达自己欲望时的不可理喻、心气浮躁、变幻莫测和东拉西扯近乎于疯话,然而若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聆听她,才能听见处于不断的编织过程中的另一种意义,既能不停地拥抱词语,同时也能抛开它们,使之避免成为固定不变的东西。当女性说出什么来时,那已经不再是她想说的意思了。而且那些大同小异的声明从来不与任何事物同一。诱使女性给自己下一个定义,使她通过重复以澄清意义,这注定是徒劳的,因为她们已经不在人们可以惊吓她们的这个话语机器里了。她们已折回自身,而“在她们自身里面”意味着在沉默的、多样的、弥散的触觉私处里面。再次,女性的欲望是存在于零与无限之间的。女性对什么都有欲望,对什么也都没有欲望。人们往往把女性的欲望理解为一种永不满足的饥渴,以为女性会以这种欲望把人囫囵吞掉,其实,她们什么都欲求,也什么都不欲求。此外,女性的欲望与他者的欲望浑然一体。他者是女性的一部分,但她不会占有他者,使之成为自己的财产,事实上女性根本无法辨别任何形式的财产。女性与他者紧密相连,不停地把自身与他者对换,但却无法辨别出是自身还是他者的欲望。女性的这种欲望方式使她获得无限增长的快感。 伊丽格瑞对于女性如何满足自己欲望的设想是令人困惑的。她看到,女性并不是一个阶级,她们分散在若干阶级里面,这使得她们的政治斗争更加复杂,使得她们的需求有时会出现矛盾。她反复强调女性应用自己的语言保护自己的欲望,明白男女相互争斗的地位,要求女性自己谋生,抛弃自己的妓女身份,但却不主张颠覆现存的秩序,因为她恐怕即便是颠覆了这一秩序,阳物统治制度也会卷土重来,这些看法可否视为是伊丽格瑞保守和悲观的另一面呢?道德的真谛在于“诚”当我用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清脆写作什么是道德时,当我的手指像奏响钢琴曲一样敲击电脑唱出自己自然而流畅的心曲时,我知道,我们有时在生活中会遇到一种无尽的悲哀——被一种所谓的"道德"绳索捆绑至死的悲哀。正如高尔基所言,有人一生都被套在网里,而且没有意识到应当挣脱它。契诃夫的“套中人”写的也是人生的这一困境,或者一种类型的人。 套中人要面对两重套子:外套和里套。后者才是最致命的,因为只有里套的挣脱才能最终让人获得解放,也因为人的解放必须从里套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解放最终都是一种自我的解放,解放应从自我解放开始,并以自我解放而告终,无产者解放如此,妇女解放也如此,每一个人的思想解放亦如此。这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讲的人的改变需要从内开启自我改变之门。 在一种充满道德相对性和模糊性的时代,道德相对主义已经泛滥成灾。举目望去,道德的旗帜遍地飘扬,但却让人着实搞不明白道德为何物?为何人们会对那些不该受到道德谴责的事情而心神不安,而对于真正的道德是非却难以分辨?说到底,道德说复杂也复杂,令无数学者殚精竭虑;说简单也简单,或许一个字便可概括。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实际上是一种生存方式,人们可以选择道德地活着或非道德、不道德地活着。尽管这种选择依据的是人们内心的道德尺度和标准,而后者可以因人、因文化、因社会和时代的差异而变化。在大千世界里,科学追求真理和客观性,文学艺术描绘人的心灵,而道德却试图告诉人们如何活着。 芸芸众生,千奇百态,我以为只有一种活法最可取:那就是真诚而坦荡地活着,真实地对自我,对他人,这就是道德,它的真谛在于“诚”,无论中西方伦理说到底都是一个“诚”字,以诚相待,对己对人才是道德的,而以缺乏诚意的所谓“道德”待己待人不仅不是道德的,还可以说成是一种欺骗,或者至少是一种虚伪。《中庸》强调“诚”是天之道,天道要落实到人性和万物之性中,而从天道性需要“诚”的功夫,诚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动力量,依据杜维明先生的看法,诚是一种无止境的创造性过程,没有它也就没有人与万物,也就是“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很向往真诚而透亮的人生,只有那样才让人感觉到问心无愧。人生,如果简单下来,可以看成是解数学题,无数思路,无数途径,但解是唯一的。我们不是神,无法预料各种选择的结果。而且正因为我们是人,才可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作出五花八门的选择。有时,我们也会十分的悲哀,因为我们无法把握今天,把握明天,把握自我,把握他人,把握瞬息万变的人生和社会。 然而,我们的人生中也有一件事值得庆幸——我们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件可以永远使用的武器,那就是真实地活着,对自己,对他人,这就是道德,放在何处,不论何时,都让人感觉纯洁而清澈的道德。道德的真谛是一种“诚”。遵循它的指引,我们便不会犯下道德错误。尽管这种对于真诚的选择有时从形式上看上去是对于他人的一种伤害,但从道德的本质意义上说,从长远角度来看,无论如何都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它使我们放松,使我们释然,使我们回归自我和自然,使世界恢复本来的样子,我们的生活也会由此而充满活力和阳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把这种溢满心田的阳光折射出来时,世界也会变得美好起来。即便那些从形式上看暂时由于我们的真诚选择而受到伤害的人们,日后也会理解和宽容我们,因为我们在回归真诚的过程中,也为他们揭去虚伪的、不真诚的道德面纱,使他们有机会接受真诚的他人,毫无猜忌,毫无恐惧心理,坦荡而真实地活下去。既然任何奠基在虚伪道德基础上的大厦终将坍塌,对于它的任何修补不仅是没有意义的,更是不道德的。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心云并在有无间】:http://www.yulujidi.com/juzidaquan/weimeijuzi/2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