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作家小传】
19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文坛活跃着一位洒脱倔强的女作家——乔治·桑,她因杰出的文学成就赢得许多人的欣赏,她在世时就已经蜚声国内外,影响遍及社会思想、政治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她都有较高的评价,马克思甚至把自己的著作《哲学的贫困》题献给乔治·桑。
乔治·桑生于1804年,原名阿芒丁娜·奥罗尔·吕西尔·杜邦,从小由祖母抚养。1817年,她进入巴黎的一所修道院学习,1822年,她与杜德望男爵结婚,九年后离婚,带着子女来到巴黎,开始了写作生涯。她以乔治·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作品,如《安蒂亚娜》《瓦朗蒂娜》《安吉堡的磨工》《小法岱特》等,写作对她而言是一种精神享受。
在当时封闭保守的社会里,乔治·桑是个特例,她喜欢穿男装、抽烟斗,以示男女平等。她的作品以女性问题为题材,小说《安蒂亚娜》的同名女主人公代表了“弱者”和受社会法律“压抑的情感”,她与“文明的一切障碍”作斗争。 乔治·桑以其细腻的情感、独特的题材、诗化的理想主义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磨灭的地位。直到逝世前不久,她仍在不断地从事着写作。 1876年5月的一个清晨,72岁的乔治·桑乎静地离开了人世。她被安葬在故乡的墓地,福楼拜、小仲马等好友闻讯赶来参加丧礼,他们静静地聆听着维克多·雨果写来的悼词:“我痛惜一个伟大的女性的去世,向这个流芳百世的人致敬……”几天后,福楼拜在给屠格涅夫的信中提到了乔治·桑:“……她永远是法国一位杰出人物,而且是法国唯一的光荣。” 【作品导读】 《魔沼》是乔治·桑的田园小说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朴实动人的乡村爱情故事。它的情节很简单,基本上只描写了一天一夜所发生的事情,但乔治·桑却从简单的情节中挖掘出了男女主人公正直乐观、朴实善良的思想情怀,他们虽然很平凡,但却具有一种健康的美。小说的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像一曲动听的田园牧歌,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作者笔下的乡村,静谧而富有独特的景色,为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经历增添了浓郁的浪漫色彩。乔治·桑无疑是将主人公的爱情经历和乡村风景理想化了,因为她认为“原始生活是一切人、一切时代的憧憬和理想”,“社会愈无,愈腐败”,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各种幻梦就“变得愈纯洁,愈热情”。《魔沼》体现了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作者笔下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物,是作为当时社会丑恶现象的对立面出现的,尽管缺乏深刻性,但却具有正面理想的价值。 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方色彩、美丽动人的故事以及朴素简洁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赋予了乔治·桑田园小说和缓古朴、平静祥和、隽永清幽的韵味,她少女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从卢梭那里继承下来的对淳朴人性的崇尚,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鲜明生动的生活画面与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相融合,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因此,与单纯宣泄主观情感的爱情小说和注重抽象说教的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相比,乔治·桑的田园小说尤其深受读者喜爱。 女作家乔治·桑善于感受、乐于抒发,深受大自然的启迪和现实社会的影响,希望自己成为生活的“直译者”。她凭借细腻的情感、独特的题材和诗化的理想主义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故事与人物】 深褐色的土地上镶嵌着绿色的宽线条,在这秋天临近的时节稍稍泛红;刚下过的雨水在犁沟里留下一条条积水,太阳一照,像银丝一样闪闪发亮。 在这块田的高处有一个老农正不慌不忙地干着活儿,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正在田间玩耍。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农夫也正在田间劳作,他叫热尔曼,年近三十,小男孩是他的大儿子皮埃尔,老农夫是他的岳父莫里斯老爹。 莫里斯老爹的女儿去世已经两年了,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和将近三十岁的热尔曼。老爹心疼孙子,也很关心热尔曼,于是他在劳动的间隙劝女婿再婚。听了岳父的肺腑之言,热尔曼终于决定去相亲。莫里斯老爹告诉热尔曼,他已经为他物色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那是隔壁教区的一个年轻寡妇,她没有孩子、家道殷实,而且跟热尔曼死去的妻子同名,叫卡特琳。莫里斯老爹安排热尔曼第二天就前往卡特琳家去相亲,热尔曼同意了。 傍晚邻居吉叶特大娘过来串门时听说热尔曼要去隔壁教区时,便请求热尔曼带她的女儿玛丽一起去。这个十六岁的女孩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要到附近的牧场去放羊。 次日,热尔曼骑着马带着玛丽和自己的儿子皮埃尔上路了。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顽皮活泼的小皮埃尔跟玛丽相处融洽,玛丽也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午饭时,热尔曼邀请玛丽到一个小酒店共进午餐,但玛丽一想起要离开母亲和朋友去陌生的地方待上八个月就难过得什么也吃不下,热尔曼耐心地安慰着玛丽,鼓励她振作起来,并且答应她等这项工作结束后,雇用她在自己的牧场工作,这样她就不用背井离乡离开亲人了。饭后,他们继续赶路……他们穿过一大片荒地,来到一处名叫“魔沼”的树林里,热尔曼不熟悉地形,因此迷了路。这时,雾色浓密,月亮也完全被遮住了,疲乏的马匹挣脱了缰绳,弄断了肚带,尥了五六下蹶子,跑掉了。无可奈何的热尔曼只得和玛丽找个地方露宿。 玛丽因为赶路累得浑身是汗,但她一点也不抱怨,也不着急。她一心照顾着孩子,她坐在沙地上,让孩子舒服地睡在自己的膝上;还温柔地劝热尔曼不要急躁,也不要气馁,并指挥热尔曼把马鞍翻过来用两人的披风给孩子做成一个温暖而舒服的“床”。 安顿好孩子后,心灵手巧的玛丽又为热尔曼生起了一堆火,两人一边烤火一边聊天。热尔曼看着这个勤劳善良又很能干的姑娘,感觉跟她在一起有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舒服的感觉,因此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由于走了很长的路,热尔曼肚子饿了,机灵的玛丽建议他从送给相亲对象的鹌鹑和野兔中拿一只来烤熟当晚餐,热尔曼采纳了她建议。肥嫩的鹌鹑在炙烤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热尔曼说这样的美味要是能有酒来搭配就好了,而玛丽居然神奇地从自己的篮子里拿出了一瓶酒。那是热尔曼午餐时剩下的酒,被会过日子的玛丽悄悄收了起来,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虽然是在野外,但他们的晚饭非常丰盛,除了烤鹌鹑和酒外,玛丽还将自己一路上收集的新鲜栗子烤熟了给大家吃,父子俩都吃得很愉快。 饭后,小皮埃尔在玛丽的帮助下,开始背诵祷文,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心与虔诚。在篝火的映照下,热尔曼看着他的小天使在少女的怀抱里打盹;她抱着他,默默地为热尔曼死去的妻子祈祷。热尔曼感动了,任何话语都无法表达他对玛丽油然而生的敬意与感激。小皮埃尔在半睡半醒中对父亲说:“我的小爸爸,如果你想给我另外找一个妈妈的话,我希望她是玛丽。” 热尔曼陷入了沉思,在相处中他发觉玛丽是一个聪明能干又温柔善良的女人,他已经爱上了她。但在跟玛丽的谈话中,他发觉这个单纯的女孩对自己似乎只有敬意而没有爱情,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年纪很大的鳏夫(其实他只有二十八岁),配不上这个年轻的女孩。热尔曼努力地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但越努力就越做不到,他在森林的浓雾中走来走去,心里很不自在,觉得自己快要发疯了。 清晨,热尔曼终于鼓起勇气向玛丽表达了爱意,但玛丽却觉得年龄是两人之间最大的障碍。遭到拒绝的热尔曼心如刀绞。于是,他们继续赶路。 热尔曼把儿子小皮埃尔寄放在了玛丽打工的农场,自己则赶往富尔什农场。农场里,莱奥纳老爹带着他去见自己的女儿:富有风韵而又傲慢的盖兰。 同时,他也见到了自己的另外三个“竞争者”。热尔曼坐在盖兰的另外三个结婚候选人中,觉得很不自在,而盖兰则装模作样地敷衍着他们。饭后大家结伴来到半里地外的村里做弥撒,之后,盖兰带着三个追随者得意洋洋地四处炫耀。莱奥纳老爹怂恿热尔曼也加入其中,去卖力地追求自己的女儿,但朴实的热尔曼却认为这个风骚而爱慕虚荣的女人不适合自己,于是他婉言拒绝了莱奥纳老爹,前往奥尔莫农场去找玛丽和小皮埃尔。在那里,热尔曼听说玛丽遭到了农场主的调戏,她又气又怕,已经离开了农场,去富尔什农场找他了。热尔曼又追回了富尔什农场,却发现奥尔纳家自私的女佣将玛丽和孩子当做乞丐,把他们拒之门外。热尔曼万分焦急地骑着马顺着来时的路去找心爱的人,在“魔沼”,他终于找到了儿子和玛丽,并巧遇曾调戏和威胁玛丽的农场主。热尔曼狠狠地教训了那个轻浮又狠毒的家伙,然后带着玛丽和儿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后,热尔曼给岳父岳母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以及玛丽的不幸遭遇,老人表示非常理解。相亲一事就这样过去了。日子仍旧一天天地过着,热尔曼虽然对任何人都绝口不提玛丽,但他总是默默地关心和帮助着玛丽与她的母亲,玛丽将这些都看在了眼里,心里对热尔曼渐渐产生了好感。 一天,热尔曼的岳母聊天中得知女婿喜欢上了年轻的玛丽,她决定帮助热尔曼。岳母鼓励热尔曼去跟玛丽好好谈一谈,向她求婚。 在玛丽家,热尔曼鼓足勇气表露衷肠,玛丽则热泪盈眶地对他说:“热尔曼,难道你没看出来吗,我爱你!”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玛丽早已爱上了善良朴实的热尔曼。这时,小皮埃尔和他的妹妹也跑来找玛丽玩,幸福的热尔曼把孩子放在未婚妻的怀中,一家人幸福地拥抱在了一起……在一年之中最适合的时节,热尔曼和玛丽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举行了婚礼,他们的婚宴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精彩片段】 热尔曼越是想去分析,使自己心情平静下来,就越是做不到。他走开二十步远,消失在浓雾中:蓦地,他又走回来跪在两个熟睡的孩子身边。他想再吻一吻小皮埃尔,他的一条臂膀搂着玛丽的脖子;……玛丽感到有股像火一样的热气一扫而过,她惊醒了,惶恐不安地望着他,一点儿也不明白他想干什么。 “我看不清你们,我可怜的孩子们!”热尔曼说,他赶紧缩回身子,“我把你们压疼了吧!” 小玛丽天真地信以为真,又睡着了。热尔曼走到火堆的另一头,向上帝起誓,他不再走动,直到她睡醒。他信守诺言,但心里很不自在,觉得自己都要发疯了。 将近子夜,雾终于散去,热尔曼可以透过树枝看到繁星闪烁。月亮也从蒙盖着它的雾气中挣脱而出,开始在湿漉漉的苔藓上撒下星星点点的钻石。 橡树干仍然处在庄严肃穆的黑暗中,稍远一点,桦树的白色树干活像一排裹着尸布的幽灵。火光映在水塘中;青蛙习惯了火光,试着发出几下细弱胆怯的鸣声。老树虬结的枝桠布满白色的地衣,仿佛干瘦的巨大臂膀似的,伸展交叉在我们的旅行者的头顶上;这是一个美妙的地方,可是荒凉寂寞,热尔曼忍受不了,便唱起歌来,往水里扔石子,排解这可怕的孤寂烦闷。他想叫醒小玛丽;这时他看见她站起身来,看看是什么时辰,他向她提议重新上路。 “再过两个小时。”他对她说,“快要天亮了,天气会非常冷,尽管有火,咱们也忍受不了……现在往前赶路可以看得清了,咱们会找到一个接待我们的人家,至少能找到一个谷仓,咱们可以在屋顶下休息。” 玛丽没有别的主意,虽然她还很想睡觉,但她准备跟着热尔曼上路。 【赏析】 在“魔沼”中迷路的这个夜晚,两颗孤独的心渐渐靠近,尤其是热尔曼,他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善解人意的玛丽。在这个平静的夜晚,热尔曼的内心却并不平静,羞涩的他不知道该如何对一个女孩表白,他的内心如同迷雾笼罩的夜,充满了惆怅与迷惘。但他终将拨开迷雾,勇敢地去争取自己的爱。 【相关链接】 【肖邦与乔治·桑】 乔治·桑和波兰音乐家肖邦曾有过一段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 1836年冬天,肖邦结识了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最初他对这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印象并不太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肖邦渐渐发现和她在一起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生气勃勃的乔治·桑让忧郁苍白的肖邦充满了力量,他们相爱了,在一起生活了9年,期间,肖邦的音乐生涯也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点,堪称是他鸣唱“天鹅之歌”的岁月。 1846年,由于种种原因,肖邦和乔治·桑分手了。肖邦回到巴黎后心情十分忧郁,肺病加重,为了生活,他还要带病教学生弹琴,他痛苦地自称为“一个远离母亲的孤儿”。次年,他有感于和乔治·桑在一起的岁月,于是写下了《升C小调圆舞曲》。 1849年10月,肖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喃喃地说:“我真想再见她一面。” 肖邦逝世后,遵照遗嘱,他的心脏被运回祖国波兰,而遗体则埋葬在巴黎的拉雪兹公墓。乔治·桑在得到肖邦的死讯后停下了手头所有的工作。此后直至1876年逝世,乔治·桑再也没有提起过肖邦,似乎这是她一生最不愿被触及的往事。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魔沼》:乔治·桑纯朴清新绘田园】:http://www.yulujidi.com/mingrenmingyan/dushumingyan/2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