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名言 > 读书名言

【《罗亭》:屠格涅夫真实再现悲哀的“多余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罗亭》:屠格涅夫真实再现悲哀的“多余人”】

【王凤芹范莹】

作家小传

【《罗亭》:屠格涅夫真实再现悲哀的“多余人”】

屠格涅夫生于1818年10月28日,他的母亲是个大农奴主,他的童年就是在母亲的大庄园里度过的。

他的父母非常关心儿子的教育,聘请了最好的老师培养他,使他在15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俄国最好的大学莫斯科大学,并于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后来他又到德国留学深造。屠格涅夫在俄国作家中是受教育程度最高、读外国文学作品最多、与西欧作家交往最早的作家。

1852年,屠格涅夫的随笔集《猎人笔记》使他进入俄国杰出作家的行列。

作品中鲜明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引起了沙皇当局的极大关注,并借故把他拘留,后又流放近两年。屠格涅夫写得最多的是两类知识分子:他在五部长篇小说即1856年的《罗亭》、'1859年的《贵族之家》、1860年的《前夜》、1867年的《烟》和1877年的《处女地》里,刻画的主人公或中心人物都是贵族知识分子或平民知识分子。在中篇小说中他多写贵族青年男女动人而又不成功的爱情,也写到了平民知识青年。屠格涅夫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俄国当时的时代变革,他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矛盾的世界观也在作品中有所表现。他同情衰亡中的贵族阶级.而他的理智却又使他展示了平民的胜利。

屠格涅夫是一位多产的伟大作家,并且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也有所贡献。他是我国几代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

【作品导读】

文学与时代密切相联,这是俄罗斯文学的传统,这一传统在19世纪的俄国更被推向了高潮。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学真实地记载了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全过程,并且塑造出了不同时期的典型形象系列。其中“多余人”的形象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他充分体现了贵族革命阶段贵族知识分子的特点。

1856年,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罗亭》问世,小说主人公罗亭成为俄国文学“多余人”系列形象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罗亭这个“多余人”的形象,反映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病源,提出了“谁之罪”的重大社会问题,谴责了那个使本来有为的青年人终归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与社会风气,表现了贵族阶级自身及其教育方式的没落与腐朽。每当面临转折与社会转型,尤其是“大变革”的前夜,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敏感的青年一代所经历的精神痛苦与无望的抗争,都让我们想起“罗亭”的生命历程。屠格涅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是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观察了19世纪产生的“多余人”所走过的道路,并在创作中揭示了社会这一类成员的发展趋势。他所创造的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永远保存着它的客观价值。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罗亭》时指出,“他(指罗亭)身上的一切——从他的思想到他的行动,从他的性格到他的习惯——都是新颖的。”而涅克拉索夫则称,“罗亭给读者留下极其强烈、有益的印象,很长时间以来,没有一部俄国小说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了。”

【这部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有几个方面:】

(1)情节结构的单纯性。《罗亭》这部小说遵循单线索发展的规则,没有交叉错落的情节,没有枝蔓旁生的铺写,只是以罗亭与娜塔莉亚的爱情为线索,情节单纯,以各种人物的对话、观点、评价为依据,深刻展示主人公的人物特性。

(2)人物数量少而精。史诗性的长篇小说往往写到上百个人物,但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从来不追求人物众多,而是集中写几个人物,且人物关系简单明了。《罗亭》中典型人物是罗亭、娜塔莉亚、娜塔莉亚的母亲,人物较少但都性格鲜明。

(3)心理描写的独特技巧。屠格涅夫从不作大段的心理分析,而是注重表现人物心理发展变化的结果。因为屠格涅夫认为人物的内心活动不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他常常通过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等细枝末节来暗示人物心理的变化,让读者去猜测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

【故事与人物】

一个恬静的夏日的早晨,田野里闪烁着朝露,地势平缓的山坡上,到处都是刚刚扬花的黑麦。富孀利平娜探望完一位生病的老农奴后,遇到了女贵族达莉亚的食客康斯坦丁·季奥米德奇,他代达莉亚来邀请利平娜出席一个宴会,利平娜欣然应允。

达莉亚的宅第是一座美轮美奂的砖瓦结构的巨宅,雄伟地耸立在山丘顶上,俄罗斯中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就从这座山丘下流过。达莉亚出身望族,在莫斯科人人都知道她,诗人也争相为她献诗,但她却是个傲慢专横的女人,连她的三个孩子都怕她。现在,她的客厅里已经有了不少来宾:她17岁的女儿娜塔莉亚正在和法国家庭教师一起刺绣,季奥米德奇在弹琴,脾气乖戾的邻居皮加索夫正在与朋友们高谈阔论,利平娜和她的弟弟沃伦采夫也应邀前来赴宴……人们都在等着一位男爵的到来,但最终男爵有事未能到来,却让他的朋友罗亭先生前来赴宴。

罗亭大约三十来岁,高挑个儿,背微拱,鬈发,肤色黝黑,深蓝色的眼睛很是灵活,聪明之态一望可知。他颇善言辞,很快就同饶舌的皮加索夫争论开来。皮加索夫认为根本不存在“信念”之类的东西,罗亭则针锋相对:“您怎么能说没有信念这种东西呢?‘没有信念’本身就是一种‘信念’啊!”

才思敏捷的罗亭抓住了皮加索夫的要害,频频反驳,很快就让一向自以为是的皮加索夫败下阵来。罗亭优雅的风度和雄辩的口才征服了在场的人,17岁的美丽少女娜塔莉亚更是对罗亭大为倾心。宴会结束后回到卧室,娜塔莉亚整夜未眠,她躺在床上,用手支着头,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黑夜,她的血管狂热地跳动着,对罗亭的爱慕之情使她的胸口薇薇起伏。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罗亭和娜塔莉亚非常亲近,他们一起朗诵优美的诗歌,谈论爱情、责任、女性的使命等话题,罗亭点燃了娜塔莉亚心中的爱情之火,她更加崇拜他了,简直把他看成了自己的心灵导师。罗亭的好友列日涅夫也爱慕着娜塔莉亚,他向她讲述了罗亭的往事,连他在外国的风流韵事也毫无保留地都告诉了娜塔莉亚。娜塔莉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仍属意罗亭,罗亭则知道了利平娜的弟弟沃伦采夫也很喜欢娜塔莉亚,在一次散步时,他对娜塔莉亚说:“在一颗坚强的心里,旧的爱情只有等到新的爱情萌芽才会凋落。”翌日,罗亭在花园里又跟娜塔莉亚见面,彼此向对方表达了爱意。

娜塔莉亚的母亲达莉亚得知此事后,坚决反对,为此,娜塔莉亚约罗亭见面,告诉他母亲不同意两人的婚事,问他怎么办。娜塔莉亚原本希望罗亭能够跟自己一起勇敢地面对母亲的阻挠,甚至做好了私奔的准备,不料罗亭却说:“只有屈服,还能怎么办!”娜塔莉亚听后面色苍白,伤心地说:“我来这里的时候,心里已悄悄地和我的家庭告别了。我伤心的是我认错了您,一个懦夫!”于是,一对相爱的人都回到了各自的轨道上,罗亭离开了达莉亚的庄园,娜塔莉亚心如刀割,她第一次遭此打击,她觉得这样活下去太痛苦,她为自己,为自己的爱情,为自己所经历的悲痛而羞愧莫名,摆在她面前的是日复一日的折磨,她只能咬牙默默忍着,在别人面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生活下去。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逝,两年后,娜塔莉亚已经嫁给了一直爱慕她的沃伦采夫,而列日涅夫也和利平娜结婚了。人们在一起时回忆起了罗亭,感慨地说他是一个能让人灵魂燃烧起来的人,他拥有激情,令人倾倒,人们对他都有各自的回忆……又过了几年,列日涅夫偶然在一家旅馆遇到了罗亭,他显得苍老、疲惫,他的神态已经跟当年神采飞扬的青年判若两人,周身上下无不流露出他内心极度的疲惫和隐藏极深的幽幽的哀伤,这远远不同于他当年经常要加以炫耀的那种一半是装出来的忧郁——凡是满怀希望、自信和自尊的青年人都爱炫耀的那种忧郁。

罗亭向列日涅夫讲述了这几年来自己的遭遇:农业改革、疏通河道、教学改革,没有哪一样不是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进去努力想做出点成绩来的,但是没有哪一件不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的。列日涅夫劝罗亭放弃那些宏愿安定下来,但罗亭却凄然地苦笑说:“我生来就是风滚草,我停不下来。”两个朋友碰了杯,用地道的俄罗斯嗓音动情地唱起了他们大学时代常唱的老歌,歌罢,他们拥抱了一下,罗亭快步离去。

列曰涅夫站在窗前,沉思良久,低声叹道:“可怜的人!”

户外起风了,风不祥地呼啸着,沉重而凶狠地敲打着玻璃,发出阵阵哀声,秋天漫漫的长夜开始了。在这样的夜里,能安坐在自家的屋顶下,有个温暖的栖息之所的人,是幸福的……1848年6月26日下午,在巴黎,“国民工场”的起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突然,在街垒顶上一辆翻倒的公共马车被压瘪的车身上出现了一个高大的汉子,他一只手持一面红旗,另一只手举着把钝了的弯马刀,冲向敌人。

忽然,一颗子弹射穿了他的心脏,他像一个布袋似的扑倒下去,像是在给什么人下跪……他就是德米特里·罗亭。

罗亭出身于破落贵族家庭,念过大学,知识渊博,热情洋溢,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是一个上层社会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但是他空有满脑子思想,无行动力,是“行动的矮子”。

罗亭激情四溢的思想言论和退缩放弃的软弱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因其与社会的格格不入而成为“多余人”形象中的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

【精彩片段】

列曰涅夫跳了起来。

“我引起了你的怜悯。”罗亭闷声闷气地说。

“不,你想错了。你令我尊敬——就是这么回事。有谁妨碍你在那位地主在你那位朋友家里年复一年地住下去呢?我完全相信,假如你肯巴结他,他一定会让你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你在中学里无法跟别人友好相处?你这个怪人为什么每次做好事总要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无法在肥沃但是险恶的土地上扎根呢?”

“我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罗亭苦笑着说,“我不能停止不前。”

“这是事实,不过你无法停止不前,并不是因为像你一开始说的你心里有一条虫……盘踞在你心里的不是一条虫,也不是一颗由于无所事事而焦躁不安的灵魂——那是热爱真理的烈火在你内心熊熊燃烧。很显然,尽管你遇到了种种挫折,但是你内心的这团火,比起许多不认为自己自私、反而把你称为阴谋家的人,燃烧得更加炽烈。假如我处在你的位置上,我早就迫使内心的这条虫安静下来,早就跟一切妥协了。可是你却毫无怨言。我坚信,即使在今天,在此时此刻,你也准备像年轻小伙子那样再一次开始新的工作。”

“不,老兄,现在我累了。”罗亭说,“我受够了。”

“累了!换了别人早就送命了。你说人死了一切也就和解了,你以为活着就不能和解吗?一个人上了年纪还不能宽容别人,那他自己也不值得别人宽容,而谁又能说他不需要宽容呢?你做了能做的一切,奋斗了一辈子……还要怎么样呢?你我走的不是一条路……”赏析这段对话,几乎是人物的内心独白,是罗亭内心的真实写照。“我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罗亭为了自己的尊严和理想,不断地漂泊,苦苦求索,但他又缺少坚定的意志力。“这是事实,不过你无法停止不前,并不是因为像你一开始说的你心里有一条虫……盘踞在你心里的不是一条虫,也不是一颗由于无所事事而焦躁不安的灵魂——那是热爱真理的烈火在你内心熊熊燃烧。”把罗亭那颗躁动不安而又永远追求真理的狂热内心比作“一条虫”,新颖而独特!

作者在心理描写方面可谓匠心独运!与时代的不和解,与环境的不和解,注定了罗亭这类多余人的悲剧。正是在多余人所具有的先知先觉的时代精神与所处的时代情境的矛盾冲突中,历史必然要求和实际上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悲剧也就产生了,理想家成了多余人。作者就是这样“把美毁灭给人看”的。

思想如此深刻,令人由衷赞赏!

【阅读思考】

1.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罗亭怎样的内心世界?

2.言为心声,这段人物对话写得很精彩,你从中学到了哪些方法?

3.“一个人上了年纪还不能宽容别人,那他自己也不值得别人宽容,而谁又能说他不需要宽容呢?”这句话现在已成为一句名言,请谈谈对你的启发。

【相关链接】

【屠格涅夫代表作】

《父与子》:20世纪中叶,屠格涅夫敏锐地发现,俄国社会政治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一个新兴的文化阶层正在俄国开始出现,这就是《父与子》中所出现的平民知识分子阶层,一种介于贵族文化与农民文化之间的平民文化阶层。敏锐的屠格涅夫观察到这一文化现象时,便在《父与子》这部作品中树立了巴扎罗夫这一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猎人笔记》: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是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描述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

别林斯基评价该作品“从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贵族之家》:屠格涅夫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屠格涅夫本人曾在个人文集的前言中说:“《贵族之家》获得了我曾经获得的最大的一次成功。”虽然评论界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但它确实是俄罗斯经典长篇小说的典范之一。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罗亭》:屠格涅夫真实再现悲哀的“多余人”】:http://www.yulujidi.com/mingrenmingyan/dushumingyan/21911.html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